5月6日9時,高新區(新市區)北緯一路社區,志愿者們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。(記者王暢彤攝)
新疆網訊(記者王暢彤 劉薇 李曉青 彭芳 陳彥仿 張夢婷 娜扎開提·柯尤木 實習記者趙莉)連日來,烏魯木齊醫護人員、公安民警、社區工作者等一線防疫人員全力以赴用堅守守護百姓安康。核酸采集、防疫消殺、采買物資……他們在為各族群眾服務的過程中,發生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,烏魯木齊各族市民看在眼里,感動在心,用行動支持、配合防疫工作。
志愿服務體現人文關懷
5月6日9時30分,高新區(新市區)北緯一路社區的6個核酸檢測采樣點已開始工作,而防疫物資的準備工作更是在2小時前就已經開始。
“阿姨,您把這個靜態碼保存在手機里,信號不好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靜態碼,我教您截圖保存。”志愿者張澤6天前開始在這里開展服務工作。
看見排隊的人群中有一位長者,張澤馬上迎上去,讓老人優先采集核酸。
88歲的苑文淑說,這些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,有的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差不多大,看著他們這么辛苦,自己挺心疼,感謝他們的付出,道一聲謝謝。
居民的配合,志愿者的助力,讓參與防疫工作的社區工作人員感到暖心。
11時,天空中飄著小雨,水磨溝區軒和苑小區,居民魏仁山在采集點提前打開核酸采集靜態碼截圖,采集后對防疫人員說:“謝謝,辛苦了。”
魏仁山說:“提前準備好靜態碼,節約掃碼時間,提高采樣的效率,也是為防疫做貢獻。”
5月6日,在天山區青年路汽貿小區家屬院,一位扎著馬步做核酸的男子引起了居民的注意。有居民調侃:“這是在練功夫嗎?”
這名男子叫張濤。他說:“看到隊伍中有很多孩子,這個姿勢剛好適合他們,我累一點,大家就會輕松一點。”
5月6日11時,家住首府中央花園小區的白新蘭帶著3歲的孫女下樓做核酸,做完核酸采集,白新蘭的孫女娜娜對著防疫人員比了一個心,說了句:“謝謝姐姐。”采集核酸的工作人員都笑了,大家說,能得到居民的認可,再辛苦也是值得的。
社區工作者指導商戶全面消殺
5月6日13時許,足三領修腳店(廈門路分店)店主敬萍更換了顧客已使用過的一次性墊布、手套等,并對座椅進行消毒。
“疫情防控期間,社區防疫人員對我們商戶的服務也很細致,組織我們做核酸、指導規范消殺,還送來消毒濕巾、口罩等防疫物資,幫我們全方位落實好防疫措施,他們的辛苦我們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。”敬萍說,疫情防控期間,在經開區(頭屯河區)浦東街社區指導下,他們實行顧客分時段預約,顧客所用的墊布、手套、修腳工具全部換成了一次性用具,還更換了皮質座椅,給消費者提供放心、衛生的環境。
防疫人員幫忙購物消除居民焦慮
5月6日,是市民耿女士居家隔離的第一天,當天她為自己煮了兩個荷包蛋,再加一片全麥面包作為早餐。
“居家隔離期間,防疫人員為我采集了核酸,還讓我列一個生活用品清單,由他們為我配送到家。”耿女士說,剛得知居家消息,她有些慌,家里并沒有多少物資,但防疫人員的關心緩解了她的焦慮,看著防疫人員幫忙購買的物資,她很感動。